创造,美,这是设计师值得尊重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加了多少班,干了多少活,忍受了多少穷。
...
- 谈事儿
- 2020-05-15
生产工具的革命必然对整个行业的工作方式产生颠覆式的影响。本篇不止得罪了手绘党们,广大AutoCAD和SU用户也纷纷中枪。谁掌握更强大的软件,谁就掌握未来。0.35针管笔和闲情逸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 谈事儿
- 2015-05-03
来自路易斯安那科技大学建筑学系的教授Kevin Singh发表了一篇题为[21 Rul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in Architecture]的文章,简明扼要地提出了给建筑学
...
- 谈事儿
- 2014-10-09
中国建筑需要呼唤精致性!
...
- 谈事儿
- 2014-04-23
长期以来中国的建筑设计,就建筑艺术而言,只作重空间与形式的创作,却忽略了细部设计,加之施工建造中,工艺技术的粗糙,使得中国建筑“不能近看、不能细看,不耐看”。
...
- 谈事儿
- 2014-04-15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谈到了关于“可持续建筑”的大致概念以及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一些优势。事实上我最近是在很认真地思考——并妄图把木结构用到手头的一个方案里去。
...
- 谈事儿
- 2014-03-22
最近星巴克又成了公众谈论的焦点。本篇与大家谈论的话题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标题里有星巴克的字样总觉得很贴近时事不是么?所以我姑且翻译整理了以下内容。
...
- 谈事儿
- 2013-10-25
现在的形势和现代主义建筑兴起的时代已经不同了,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两个问题:环境恶化,能源短缺。这个变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旧的建筑设计思路会慢慢变得不实际,而人们需要一种更好的解决思路。
...
- 谈事儿
- 2013-07-24
也许会有人批评说瓦山旅社只是一座穿着传统外衣的现代结构,但王澍已然从亲近和理解传统文化中发展出了他自己的一套老练的建筑语言。
...
- 谈事儿
- 2013-06-28
除了历史文物通通拆光——这却不知不觉让那些还在的历史建筑产生了一种身份缺失。在王澍的设计中,建筑成为了一种承载记忆和历史的容器,或者也是一个纪念那些在经济发展的利益面前被牺牲掉的传统的纪念碑。
...
- 谈事儿
- 2013-06-14